不重視旅游形象的塑造和傳播。我國絕大部分鄉村旅游區都沒有進行過專門的形象設計,在對外宣傳時很多鄉村旅游區都是以“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為口號的。事實上,農業旅游與鄉村旅游有很大的區別,并且“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也絕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通過這種宣傳手段我們就可以發現我國鄉村旅游在旅游形象塑造上的缺失。有的鄉村旅游沒有屬于自身的標徽,有的鄉村旅游沒有獨具特色的旅游紀念品,這些導致鄉村旅游很難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于大部分游客而言,選擇這個鄉村進行旅游和選擇另一個鄉村進行旅游并沒有根本性的區別,如此鄉村旅游發展較為緩慢也就不難理解了。
隨著智慧旅游概念的提出與落地,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有了技術支撐。如今,智慧旅游已經成為便捷的旅游新模式。將旅游與智慧結合不僅響應了國家的號召,而且有利于推動我國旅游業發展。鄉村景點門票系統是連接旅游者與旅游基地的窗口,也是旅游基地的形象體現,對其進行優化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第一,為了打造特色化鄉村智慧旅游服務平臺,鄉村旅游基地應與政府展開合作,加強各個產業部門的配合,加大對旅游基地的建設力度,打造信息化旅游平臺,在平臺中引入VR 技術,為旅游者提供智慧化旅游體驗;第二,鄉村智慧旅游基地有眾多景區,在景區內要著重完善自主講解、旅游設施查詢等服務,并完善旅游反饋,通過收集旅游者的真實旅游體驗,分析其中的問題,調整景區項目,提高旅游服務質量。

鄉村旅游平臺建設需要具有資源保護系統、智能安防系統、行業監管系統等,資源保護系統需要能夠將空間資源三維化展現,統計和分析地理事物和基礎設置;在建設地理信息系統基礎上,加大對水體環境、生物環境的監控,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指導,同時有效監管經營者。智能安防系統又分為景區票務系統、車流監控子系統、應急指揮系統,景區票務系統當前備個景區已經開始大量使用,對控制游客數量有重要作用,車流監控系統能夠分發車位管理信息,滿足管理需求。








